社保通
展开导航

社保通动态

【城市节拍】静安区人力资源企业用创新为就业新形态“加码”

上海市静安区人社局 2020-06-08 14:12:17

2020年,一场疫情把“灵活用工”推上风口浪尖,不但受到各行各业广泛关注,还加速了其发展进程。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特别谈到了“新就业形态”,要顺势而为、补齐短板。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关注了灵活就业群体。如果说前几年灵活用工还处于试水期,那现在灵活用工已然成为应对就业困境、纾解就业压力的必由之路。

作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所在地,静安区集聚了一大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面对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变化,人力资源企业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寻找内生动力,加速升级转型,积极探索“就业新业态”,为“稳就业”“保民生”发挥积极作用。

灵活用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从事社保代理,薪资代发,商业保险,员工福利等传统业务的人力资源企业。疫情期间,他们开发出“共享员工”平台。平台运行3个月来,已填补万人以上用工缺口,解决了8000余名闲置劳力的再就业问题。“灵活用工是时代形成的新‘雇佣’模式,灵活用工不仅仅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更可以用来做用工结构变革,甚至管理变革。” 该公司CEO如是说。

平台上线后,帮助很多企业减轻了一部分人力负担。比如,某品牌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刘先生表示,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恢复,企业到目前为止依旧闲置着数百名员工,每月的人力成本支出达300多万元。借助“共享员工”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消化相关人员就业问题,切实减轻一部分负担。


灵活投保解决从业者后顾之忧

灵活就业者在工作中出了意外,谁来赔?一个简单的问题,却问出了众多灵活就业人员心中的顾虑。

现行社保制度基于传统就业形态,要求工伤保险由所在单位缴纳。灵活就业群体由于流动性大、组织性弱,与平台并非传统劳动关系,遇工伤时常面临个人维权困难等问题。在目前社保体系尚不能完全对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要求时,是否可以有其他方式补齐“新就业形态”短板?

5月28日,由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大咖谈创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创新系列活动上披露,一个名为“零工保”的全新平台将会在6月露面,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最短到“天”的保障模式,当天购买当天生效。最便宜的只要0.5元,保额却最高达到10万元,涵盖了意外、医疗等险种。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让雇主买,也可本人随时下单,操作便捷。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灵活就业人员忧虑, 以“灵活”保“灵活”。

“社保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去制定相关政策推进。但对于企业而言,不能说毫无作为。”开发这一产品的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坦言。

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生态

人力资源企业产品创新的背后,是静安区对于人力资源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近两年,静安区每年安排预算3000万元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大胆创新、自我“造血”,扶持了136个人力资源服务项目,更培育出一大批带有创新基因的企业和新技术产品。目前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人力资源企业就有6家,涵盖人才招聘、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众多业态。

而每季度开展的“大咖谈创新”活动,已成为静安区许多人力资源企业展示创新产品的首选。静安区通过举办“大咖谈创新”系列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交流创新理念,发布创新技术和产品,并帮助企业开展需求对接,助力企业项目落地。